从停车场的博物馆,探索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意义_四川博达至成

从停车场的博物馆,探索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意义

发布日期:2022-11-04      

把博物馆展览搬到停车场,会有怎样的体验?


展览进入社区本就是文化传播的新形式,给这些装置注入文化根植、文艺播种的社会公共教育理念。


既是博物馆最有温度的价值认同和再生,还形成一个有温度的活态公共空间。

“艺术介入社区”已是屡见不鲜,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践,并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。


它是一种艺术主动与社会沟通对话的当代文化现象,从专业视野出发与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创新合作,传播了一种基于生活品质的新美学、新艺术。

上海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前沿城市,用艺术改造社区不是什么难事,而这一次,他们将神秘的三星堆文化搬到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停车场,神秘文化的“侵袭”让居民又惊又喜。


2021年1月,许多准备骑行出门的居民一进小区内的停车棚,就被内部景象给震住了……


太阳神鸟金饰、铜兽面、石璧、铜瑗、玉璋……在灯箱照明下,4000多年前辉煌灿烂的三星堆文化图片展呈现在眼前。

由于疫情原因,上海大学博物馆“三星堆:人与神的世界”特展的公共教育活动,想搬出校园带给大众,才想出这么一个令人惊喜的方式,把“同款”展示内容带到陆家嘴的社区居民身边。


原本普普通通的小区,在设计团队的策划下,已经初显博物馆气质。

星梦停车棚内景


千古文明的沁入,让整个小区焕发勃勃生机,顺势也进行了一番改造。


灯箱的脱胎换骨、车位号码牌的统一、还有社区居民题写的“星梦停车棚”5个字,与室外布置的展览海报相得益彰,整个环境除了实用性还多了一份艺术审美。

星梦停车棚外景


通过对停车棚的改造,社区展还参与了陆家嘴社区微更新,探索艺术融入生活的美好愿景,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,更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参与“社区治理”,加强了博物馆与城市在地居民的联系


有了第一次的尝试,博物馆走进社区的活动更加频繁,2022年,东昌社区“星梦停车棚”又迎来龙门石窟特展。

既然博物馆能走进社区,美术馆为什么不能?


带着对文化传播的热诚,半年后,设计团队又在距离“星梦停车棚”几分钟路程的东昌大楼的7层办了一个楼道美术馆。


利用公共楼道布展,小小的空间却“五脏俱全”。通过模型、照片、视频等方式,展示了陆家嘴周边的变迁。


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


谁能想到这个50平方米左右的楼道空间,就塞下了浦东飞速发展的缩影,还唤起居民的共同记忆。


社区微型博物馆、移动的艺术长廊,这种博物馆与城市在地居民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将公共艺术与博物馆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,也打破了博物馆传统的定义,新的模式正在肆意生长。

“粟上海?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”又是一个提升社区幸福感指数的活动。


由刘海粟美术馆和上海长宁江苏路街道共同发起,致力于将艺术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,通过空间改造、艺术创意、社区互动有机融合,激发建筑活力、提升社区品质、完善城市功能、构建美好生活。

“栗上海”社区美术馆的彩虹廊道


第一家“粟上海社区美术馆”,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“愚园路公共市集”二层,主打体现上海“腔调”的弄堂生活。


整个展馆由泼墨廊道、台阶式书吧、装置彩带、观影互动区、可移动式书画展览、休闲洽谈区以及临展雕塑区等组成。

该项目打破既有的美术馆场馆公共教育的边界,并拓展外延,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,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美育中,探索设计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的促进作用


有构建艺术家、艺术作品、艺术活动在社区营建中的积极意义,在全民美育体系构建中形成一种新的公共艺术教育范式。

活动&展览现场 ©刘海粟美术馆


该艺术行为在社区共开展了30余期展览、350余场活动。通过这些活动将美术馆文化带入了社区,更拉近了美术馆与市民的距离。

粟上海 ? 大夏书店


博物馆公共教育还在不断探索,但未来肯定会打破边界,让博物馆文化以泛空间、常态化等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下一代。


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,是城镇的细胞,也应是社会公众美育的落脚点。“楼道美术馆”“社区营造计划”等形式,让更多的居民接触、了解,甚至参与公共艺术,将公共美育融入日常生活。



Copyright ? 2017.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热搜:展馆设计,成都展览,成都展览公司,四川展览,四川展览公司,成都展览展示 技术支持:时代赢客 备案号:蜀ICP备19037940号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07